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吗?其实更危险!

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。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,可以导致眼、肾、心脏、血管、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。很多糖尿病病人得了糖尿病之后,对血糖控制非常严格,在药物和运动都正常的情况下,能少吃就少吃,能不吃就不吃,哪怕都已经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了。他们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。

血糖高是不好,但是过分控制血糖,很容易反复出现低血糖,而低血糖对身体也会产生危害,尤其是对人体脑细胞的损害更是不可逆的。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,并不是血糖控制越低越好!
通常来说,医生会通过患者自己记录的血糖情况和近2-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(糖化血红蛋白),来做出一个综合判断,科学衡量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情况。
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,将血糖控制到多少就达标呢?
不同的人的控制标准和目标并不相同,需要根据年龄、病情严重程度、特殊生理时期以及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等多因素综合考虑。
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分级:
空腹或餐前 严格控制标准是4.4-6.1mmol/L;一般控制是6.1-7.8mmol/L;宽松控制是7.8-10.0mmol/L。
餐后2小时 严格控制标准是6.1-7.8mmol/L;一般控制是7.8-710.0mmol/L;宽松控制是7.8-13.9mmol/L。
糖化血红蛋白 严格控制小于6.5%;一般控制小于7.5%;宽松控制小于8.5%。

不同人群血糖控制目标:
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、非老年糖尿病人、无糖尿病并发症及治疗中无低血糖反应者,应达到严格控制目标;
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,比如男性大于50岁或女性大于60岁、有心血管病家族史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有蛋白尿、吸烟者,至少要达到一般控制目标;
对于经常发生低血糖、存在中度以上肝肾功能不全、年龄大于75岁、预期寿命小于5年者,可参照宽松控制目标;
对于妊娠期糖尿病,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.3mmol/L以下;餐后2小时血糖要控制在6.7mmol/L以下;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5.5%。

通常来说,医生会通过患者自己记录的血糖情况和近2-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(糖化血红蛋白),来做出一个综合判断,科学衡量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情况。

不同的人的控制标准和目标并不相同,需要根据年龄、病情严重程度、特殊生理时期以及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等多因素综合考虑。
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分级:
空腹或餐前 严格控制标准是4.4-6.1mmol/L;一般控制是6.1-7.8mmol/L;宽松控制是7.8-10.0mmol/L。
餐后2小时 严格控制标准是6.1-7.8mmol/L;一般控制是7.8-710.0mmol/L;宽松控制是7.8-13.9mmol/L。
糖化血红蛋白 严格控制小于6.5%;一般控制小于7.5%;宽松控制小于8.5%。

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、非老年糖尿病人、无糖尿病并发症及治疗中无低血糖反应者,应达到严格控制目标;
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,比如男性大于50岁或女性大于60岁、有心血管病家族史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有蛋白尿、吸烟者,至少要达到一般控制目标;
对于经常发生低血糖、存在中度以上肝肾功能不全、年龄大于75岁、预期寿命小于5年者,可参照宽松控制目标;
对于妊娠期糖尿病,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.3mmol/L以下;餐后2小时血糖要控制在6.7mmol/L以下;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5.5%。


热点文章
- ※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是那些
- ※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,哪个升高更严重?
- ※糖尿病人能吃什么与不宜吃什么,这份清单很有
- ※糖尿病早期,身体会给你发出以下3种信号,及早
- ※糖尿病肾病肌酐高如何治疗
- ※不知不觉得了糖尿病?这些早期症状你要了解!
- ※关于糖尿病,这8个“谣言”你信了吗?
- ※如何了解糖尿病并发症防治?
- ※空腹血糖7.2、餐后血糖11.5是糖尿病吗?降低血糖
- ※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吗?其实更危险!
- ※糖尿病哪里治疗好 一定要具备以下几点
- ※出现这9个症状,你可能得了糖尿病神经病变,抓
- ※糖尿病前期的5个征兆分别是什么?
- ※中医治疗糖尿病有4个思路
- ※出现以下症状,立刻、马上去医院做糖尿病检查